二战冬季战役手游下载安装中文破解版 二战冬季战役手游下载安装中文
- 分类:游戏指南
- 时间:2025-03-06 14:06:32
- 5095人已阅读
二战德军:如果上帝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不会选择冬天去莫斯科_百度...
如果有可能,大概没有一个德军士兵,会选择去冬季的莫斯科,因为那不是去打仗,而是去送人头。历史上有两支骁勇善战的军队,都折在了冬季的莫斯科城下,一个是拿破仑统帅的法兰西军团,另一个就是希特勒麾下的德意志雄师。
942年初,苏军击溃了进攻莫斯科的德军,毙伤十六万八千人,把德军赶离莫斯科一百到二百五十公里,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在1941年德苏战场的整个冬季战役中,德军被击溃五十个师,陆军伤亡八十三万多人。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的失败,标志着希特勒闪电战的彻底破产。
其实这个时候其实斯大林格勒是很脆弱的,不仅体力消耗巨大而且士兵也没什么士气,但这个时候希特勒没有下决定集中兵力去攻打斯大林格勒导致最后错失良机。过后再想找到这样的机会也就难了,给自己的军队弄得人困马乏的,什么也没干成反而拖得让斯大林格勒更加坚守自己的防线,想要进攻更是不容易了。
而且诸如古德里安、隆美尔等战术天才的战场指挥也让人神往。但是,德军常常会在最关键的战略决策中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这些错我却成为后来埋葬他们的关键因素。
你去看看当时的苏联地图就知道了,比现在的俄罗斯要大得多,东边仍有极为广阔的土地,德国是无法将它占领的。所以我的观点是假如德军攻占了莫斯科,那么对战争的影响不过是德军晚战败几年,可能会推迟到1947活着1948年,但是战败终不可避免,因为希特勒的军事领导方针是不可行可。
我的本意不是先打美国,我的本意是德国不要战线太长,先集中精力对抗一个国家。其实我最想拿下的就是苏联,再说社会主义当时还不强大。德军单线进攻苏联可以得到西方世界的支持。我的意思是,如果当初德国不先打法国,直接对苏联开战,慢慢的自西往东消耗苏联。那么拿下莫斯科、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真的只是时间问题。
要么就是去占领英属马来亚和荷属东印度群岛以用来开辟新的补给线,但是此举肯定会挑起日本与这些国家的武装冲突。最终,日本政府在两种决策中选择了后者,而这一决定,就已经代表了日本不同意美国政府提出的要求,那么两国之间的战争也是避免不了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的日子里,《百家讲坛》栏目隆重推出大型系列节目《二战人物》,用当代视角回望二战,用人文视角关注人物。多年从事二战研究与教学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战略教研室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战研究会理事马骏博士将精彩讲述这些二战人物的是非成败,功过得失。
当时,盟军方面发现端倪,而隆美尔趁敌方援军未到,悍然发起进攻。不过,最终结果是盟军胜利,战局彻底扭转,纳粹德国阴谋就此破产。第二部分,“斯大林格勒战役”。这场战役,不可谓不惨烈,时长以年为计量单位。
一战到二战的战争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起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反法西斯战争。二战的爆发有其社会根源,那就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激化了国内外的矛盾。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属同盟国阵营,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美利坚合众国和意大利王国则属协约国阵营。
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一场争霸战争,它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劫难。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为了争取和平,促进发展,人们力图从历史的灾难中汲取教训,以之作为前车之鉴,这促使史学家们加强了对战争史的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史即是学者们研究的重要内容。
历史关于一战和二战的国家所有大事 一战:日期:1914年6月—1918年11月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国、奥匈、土耳其、保加利亚属同盟国阵营,英国、法国、俄国和意大利则属协约国阵营。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二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起因:法西斯政权的迅速崛起。 法西斯政权的基本特征就是对内极权统治,对外侵略扩张、争霸世界。 德、意、日法西斯统治者为实现重新瓜分世界、扩大自己势力范围的企图,不惜发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大战。
一战:日期:1914年6月—1918年11月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 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Triple Alliance)和协约国(Triple Entente)之间的战斗。
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导致二战的原因:根本原因:经济危机激化内外矛盾,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时间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但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战中,各种新式武器如飞机、毒气、坦克、远程大炮相继投入战争,是武器发展史的重要阶段。
奥匈帝国以此为借口,在得到德国的支援后,于1914年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战火牵扯到了五大洲的居民。战争分为五大战场,即欧洲战场、苏德战场、北非战场和中国战场、太平洋战场,是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
他们有动力奋勇反抗,苏芬战争是世界战争史上,小国反抗强国暴政的一个特别成功的案例。当然最后芬兰还是战败了,毕竟,最后苏联上了100万军队,芬兰人口才200万,所以芬兰最后不得不被迫答应割地。“二战”爆发的时候芬兰就加入到德国一边作战,正义地收复了国土(但没有乘机占据苏联土地)。结果这样一来,英法就在劫难逃了。
美国海军不仅在此战役中成功地击退了日本海军对中途环礁的攻击,还因此得到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所以这场仗可说是太平洋战区的转折点。一些军事学者也认为,如果日本海军威胁或者真的攻击美国西岸的话,便会迫使美国把急需送往欧洲前线的军事配备转移到美国西岸,会影响整个二战结局。
一雪前耻。于是,即使德国还没从一战的影响中恢复,希特勒迫不及待地聚集军队,带着部下发动了历史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向各国侵略。 在二战中,战场上的惨烈程度较一战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战争从亚洲打到欧洲,最后,在美锅、英国和苏联等国家的努力下,德军备受夹击,最后无条件投降。
使德军在二战中第一次遭受到重大失败的是哪次战役?
1、台风战役是德军二战期间所遭遇的第一场失败,也是二战德军闪电战实施以来第一次被迫停止攻势。这场战役很多军事家,尤其是前苏联的二战专家们都把胜利归根于斯大林的英明统帅、朱可夫的卓越指挥才华以及苏军的勇敢精神,并且总是把“德军停止进攻是由于天气缘故”这一结论加以嘲笑。
2、战役是莫斯科保卫战,领导人是斯大林。德国在莫斯科会战中第一次遭到重大战略性失败,德国企图快速征服苏联的计划破产,莫斯科保卫战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其遭到无法弥补的物质损失。
3、楼上说的都不是,阿拉斯战役德军虽然损失较大,但还是很快就胜了。应该是苏德战场的莫斯科战役,此战,德军被向西击退100—350公里。莫斯科州、加里宁州、图拉州、梁赞州全部以及斯摩棱斯克州、奥廖尔州各一部宣告解放。苏军在莫斯科郊外的胜利,大大改善了苏联的军事政治地位和国际地位。
4、德军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中、俘虏苏联红军58万人。而这58万人中只有85000人突出德军防线。 但实际上,由于希特勒坚持中央集团军在占领斯摩棱斯克 后向北围攻列宁格勒,向南进攻乌克兰,导致了德军在1941年9月30日才放下手来将目标瞄准莫斯科,这实际上为苏联巩固莫斯科附近的防线赢得了时间。
5、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德国在莫斯科会战中第一次遭到重大战略性失败,纳粹德国企图快速征服苏联的计划破产,莫斯科保卫战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其遭到无法弥补的物质损失。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的失败,标志着希特勒闪电战的彻底破产。
6、苏德战场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希特勒闪击速胜的企图,使德军在二战中第一次遭受到重大的失败… 详细 莫斯科 保卫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高峰期,双方参战达200万人以上,2000辆坦克,25万门大炮和2300多架飞机… 详细 斯大林格勒 保卫战 库尔斯克会战是1943年苏军与德国法西斯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
7、受不了瞎指挥的伦德斯泰德,以告假养病为由抵制,却得到了德国元首的批准并被撤了职。于是,他成为第一个被免职的集团军群司令。但此举依然无法阻挡苏军的反攻,他们不仅收复了沦陷9天的罗斯托夫,而且迫使德军后撤80公里。
二战基辅战役失利后,斯大林为何没有追究前线将领的责任
因此,我们从基辅战役的惨烈突围中可以看出,苏军表现出了顽强的抗争精神,虽然基辅战役失利,但并不是苏军将士的错,主要责任应该是斯大林过于执着,在基辅战役以后,他也间接地向朱可夫表达了歉意,在统帅部中多次表达了他对这次战役指挥的愧疚。
基辅会战失利不是谁的指挥失误,而是斯大林的错误决策,这一错误决策使德国的“巴巴罗萨”锦上添花……总参谋长朱可夫大将几次建议放弃基辅会战,将实力较强的西南方面军撤至第聂伯河对岸,寻找机会围歼德军。但斯大林不仅反对朱可夫的建议,而且还出言不逊。
之前的战役中因战略错误等原因而战败的战役指挥官,都受到了惩罚,而这次的基辅战役,这么大的失败,斯大林却没有追究前线的任何责任,有的人说斯大林之所以没有追究责任是因为这次是他自己的决策失误,斯大林面对着战场形势极其不利的情况下还下令坚守。9月底,基辅战役结束,苏军战败。
因为长期营养不良,没有饿死的俘虏,很多也被疾病夺去了生命。而为了食物自相残杀的,也不在少数。 强迫劳动就能幸免?不存在 在整个二战期间,有大约140万苏联俘虏被德国强迫劳动,他们的死亡率大概有30%,远低于集中营和战俘营的死亡比例。
叶廖缅科在突围战斗中负了重伤,是用波2飞机接出来的。结果飞机又中途失事,一头栽倒在一个村庄旁边,幸好被村民及时发现,但他已冻得半死。再后来,也许是太可怜了吧,斯大林不仅没有追究叶廖缅科在基辅战役中打了败仗的责任,反而还还亲自去医院看望了他。
前任巴甫洛夫大将的「 ”教训”历历在目,科涅夫可没胆量下令后撤。就这样,继一个月前「 ”基辅大包围”后,又上演了「 ”维亚兹马—布良斯克大包围”悲剧,66万苏军成为俘虏,这成为科涅夫战争生涯中最大失败。
朱可夫建议斯大林放弃基辅以避免合围,但斯大林拒绝了这一建议,导致西南方面军被分割成孤立的集团。尽管苏军在某些地区进行了顽强抵抗,但最终在9月16日,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围歼战展开,西南方面军被德军合围,基尔波诺斯上将等多名高级将领阵亡或被俘,4个集团军基本被歼灭。
此战后,朱可夫升为苏联最重要的基辅特别军区司令,苏军重新组建机械化军,这些对苏军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历史证明,没有基辅阻击战,拖延时间,加上寒冷冬天来临,德军早就攻入莫斯科,二战就会改写,说明斯大林是杰出领袖,朱可夫是一代战将,不是领导人!苏联在朱可夫的带领下反攻德国,并逼着希特勒自杀。
在基辅战役中,苏军不仅丢掉了战略重镇基辅,还损失了几十万的部队。按说作为军队的政委,赫鲁晓夫本应是有不小责任的。但由于赫鲁晓夫坚决执行了斯大林的计划,并没有什么违规越权的操作。而且基辅战役本身就是斯大林自己的指挥失误,赫鲁晓夫也因此没有受到责罚。
其实,苏、德双方统帅,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在斯大林看来,一是,在基辅决战的政治意义远大于军事意义。一旦放弃,大片国土将沦丧,这是任何统帅都承担不起的责任,唯有坚持。同时,这也是向英、美两国表达苏联坚持的决心;二是,抱有侥幸心理。
二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 这一次战役取得的辉煌成果使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空前、且具有转折性意义的战役。苏军从此转入战略进攻,并掌握了苏德战场上的主动权。1942年夏末,隆美尔在北非战场上取得了轰动一时的胜利,德国的潜水艇在大西洋也十分活跃,平均每月击沉70万吨英美船只。
二战最大规模的战役有珍珠港战役、法兰西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库尔斯克会战、诺曼底登陆、湘西会战等。珍珠港战役 偷袭珍珠港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舰队夜袭美国太平洋舰队驻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从而导致太平洋战争爆发。这次战争后美国被迫卷入二战,使二战规模达到最大化。
二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是苏德战场上的库尔斯克战役,德军投入超过了90万人的部队,苏军投入130万人,另有大量预备队。战役以苏联付出巨大代价击败德国而告终,证明德国虽然军队很精锐但因为无法承受东线战场的巨大的消耗而必将被苏联粉碎。
诺曼底登陆(1944年):是盟军在法国诺曼底地区发起的一次大规模登陆行动。这次战役标志着盟军在欧洲战场上的反攻,为最终击败德国奠定了基础。斯卡尔霍夫战役(1943年):这是苏联军队在东线战场上的一次重要胜利。
最大的海战。莱特湾大海战。最大空战,不列颠空战。最大兵力战。斯大林格勒战役。最大坦克战。库尔斯克战役。时间最短杀伤力比最大。最不对称的战役。轰炸广岛长崎。中国最大的是淞沪会战。
年4月16日,苏军为尽快结束欧洲战争发起了柏林战役。经过二十三天的激烈战斗苏军歼灭德国100万大军,占领柏林,希特勒被迫自杀身亡,法西斯德国宣告灭亡。柏林战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场的最后一次重大战役。
迫使法国败降。德还对英国进行大规模空袭战役,出动62个师占领南斯拉夫和希腊。1943年7月,英美盟军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9月意大利投降。1944年6月,盟军集结278万人,成功进行了法国诺曼底登陆战役,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并在西欧各国抗德武装配合下,于1944年秋冬两季全部解放被占西欧国家。
以投入的兵力来估算,淞沪会战最大,中日投入兵力超过100万。以战争范围面积来估算,武汉会战最大,以武汉为中心,范围包括湖北大部、湖南一部、江西一部,河南有少部,安徽也有少部。投战范围是相当大了。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对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而进行的战役,时间自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为止。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也是规模最大的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这一次战役取得的辉煌成果使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空前、且具有转折性意义的战役。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诺曼底战役是二战中的著名战役和关键战役,但不是最大的战役。关于二战中的最大战役历来有争议,一说是柏林战役,并已被收入吉尼斯,一说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最近还有人指出应该是莫斯科战役(人数之最,参战双方兵力超过700万),但无论是哪个,显然诺曼底战役都没有上榜。
年,为摧毁美国在中国的空军基地,阻止美军对日本本土的轰炸,日本决定发动豫湘桂战役,企图打通平汉、粤汉、湘桂铁路,掌握一条陆上交通线。日军从本土及中国东北调集了各兵种部队总计约51万,是中日战争以来规模最 大的一次进攻战。
不列颠空战是二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 海狮计划 “不列颠空战”中,德军共出动飞机416万多架次,向英国投掷6万吨炸弹,炸死炸伤英国居民6万余人,炸毁100多万栋建筑物,英军以915架飞机和414名飞行员的代价摧毁了1733架德机,击毙和俘获6000名德国飞行员,取得了空战的胜利。
冬季战争的战争过程
1、苏芬战争从1939年11月30日开始至1940年3月13日结束,历时近3个半月,前后分2个阶段,在整个战争期间,苏联红军凭借优势兵力始终处于进攻态势。其企图是集中主要兵力在卡累利阿地峡实施进攻,在其他地区以部分兵力牵制芬兰军队,粉碎芬兰军队主力,在最短时间内迫使芬兰议和,结束战争。
2、冬季战争(也称为苏芬战争、苏芬冬季战争、苏芬冬战),于1939年11月30日爆发,也就是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三个月。当时苏联军队入侵芬兰,同时苏联于同年12月14日应芬兰要求被国联开除,斯大林希望在1939年结束战斗,但由于芬兰的抵抗,直到1940年3月才签署停战协定,芬兰将10%的国土割让给苏联。
3、冬季战争(芬兰语:talvisota,瑞典语:vinterkriget,俄语:Зимняя война)是一场苏联与芬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爆发的战争,自1939年11月30日由苏联向芬兰发动侵略而展开,而后于1940年3月13日双方签订《莫斯科和平协定》结束。最终苏联付出巨大军事损失打败了芬兰,令其割让与租借部分领土。
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进一步巩固西部边境的安全,苏联要求通过外交和军事手段与芬兰交换部分地区领土。为了保护国家利益,芬兰以不违反中立国地位和国家法律为由,拒绝了苏联的无理要求。不久后,苏联发动了对芬兰的战争。1942年,苏芬战争爆发,又称冬季战争。
5、战争分为两个阶段。苏军全线进攻,芬军顽强抗击(193130~1940.10)战争爆发后,苏军第7集团军在卡累利阿地峡迅速进抵曼纳海姆防线。
6、TOP、10 芬兰战役 芬兰战役又称冬季战争,是一场苏联与芬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爆发的战争,自1939年11月30日由苏联向芬兰发动进攻而展开,苏联最终惨胜芬兰,令其割让与租借部分领土,而后于1940年3月13日双方签订《莫斯科和平协定》为结束。
7、实际上发生了两次,被称为:冬季战争和续战 冬季战争是1939年11月30日由苏联向芬兰发动进攻而展开,而后于1940年3月13日双方签订《莫斯科和平协定》结束。
8、冬季战争是二战期间苏联对芬兰发动的战争。这场战争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二战初期,当时苏联在与纳粹德国的交锋中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为了寻求更多的战略空间和资源,苏联将目光投向了邻国芬兰。芬兰是一个拥有丰富森林和矿产资源的国家,而且其地理位置对于苏联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9、年11月30日,在经过连续几天的边境交火后,苏军大部队开始侵入芬兰本土。这场由苏联挑起的战火,因为时值冬季,故又称“冬季战争”。一开始,苏军的计划实施得很顺利,芬兰的前线部队根本抵档不住苏军的猛烈攻击。
10、年苏联开始进攻芬兰,由于芬兰人民顽强的反抗,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1940年。在这场战争中苏芬皆有损失,芬兰失去部分国土,而苏联失去了国际舆论的支持。以上便是关于苏芬战争背景的介绍。苏芬战争哪一方取胜 苏芬战争是一场争议较大、影响较广,作战双方都付出了一定代价的战争,又称为冬季战争。
二战中德军首次遭到重挫的战役是什么
二战当中德军首次受挫的战役应该是苏德战场的莫斯科战役,此战德军被向西击退了100到350公里。莫斯科州、加里宁州、图拉州、梁赞州全部以及斯摩棱斯克州、奥廖尔州各一部宣告解放。苏军在莫斯科郊外的胜利,大大改善了苏联的军事政治地位和国际地位。
库尔斯克战役德军最后的集群装甲力量被消灭了,从此在东线只能被动防御。另外在西线盟军发动诺曼底登陆,之后迅速解放法国。开始和苏军从两面合击德军。苏军突破了维斯瓦河防线攻入德国本土,盟军突破齐格菲防线也攻入德国本土,1945年4月30日苏军攻占国会大厦,纳粹正式消灭。
保卫列宁格勒战役,迅速调整部署,采取防御措施,重挫德军。在库尔斯克战役、柏林战役里,其指挥在苏联中举足轻重,把纳粹德国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朱可夫的贡献不可忽视,战神实至名归。
历史上,德国海军一直是德军的软肋,日德兰海战虽然从战损比上看,德军占优,但此役重挫了德军的锐气,认为德海军无法在大洋上与英海军争锋,遂消极避战,保存实力,暂时拱手让出制海权。日后德海军的军事发展方向改为以海上破袭战为主,大力发展潜艇舰队,鉴于军费的限制,其它项目只能暂时为辅。
英国虽然率先对德国宣战,但德国自始至终都没有登陆过英国本土。整个二战期间,英国本土只被德国空军轰炸过。
二战时芬兰到底是哪一方的
1、芬兰在二战中一直保持中立的态度,是一个中立国,没有协助参战的任何一方。二战时期芬兰和苏联有过两次战争,即冬季战争、继续战争。
2、芬兰因为苏芬战争的缘故站在了德国那一边。苏芬战争是苏联与芬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爆发的战争,自1939年11月30日由苏联向芬兰发动进攻而展开,而后于1940年3月13日双方签订《莫斯科和平协定》结束。最终苏联付出巨大军事损失打败了芬兰,令其割让与租借部份领土。苏联和芬兰之间的战争。
3、年前芬兰属于瑞典,但是瑞典被沙俄打了一顿,芬兰被顺便带走了。接下来的一百年,芬兰是生在曹营心在汉。直到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当这个家伙看到沙俄自己家里混乱了,二话不说马上就独立了。但是他害怕新的苏联领导人会秋后算账,于是芬兰直接找到英法两国要求入伙。
4、芬兰在二战中的表现 芬兰一直是瑞典的附属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罗斯打败了瑞典,因此芬兰成为俄罗斯的下属公国。然而,德国在背后支持芬兰独立。直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苏联推翻了俄国,芬兰趁机宣布独立。芬兰独立后,与苏联的关系不是很好,一直处于冷淡期。
5、一战之中,芬兰的内战其实是两个背后势力——苏俄与德意志德国的博弈,双方都想争夺瑞典这块地方,最终德意志获得胜利,芬兰也因此变成了亲德派。这为二战时芬兰的站位埋下了伏笔。因为苏联势力被挤出了芬兰,因此就在外围实行对芬兰的包围政策,让芬兰退无可退,而战争最终在1939年首次爆发。
6、于是就出现了上层社会的贵族讲的是瑞典语,普通人讲芬兰语。二战期间,芬兰站在纳粹德国一边,两次与苏联交火,原因是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前,苏联试图侵略芬兰。二战后,苏联和芬兰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直到苏联解体,芬兰才得以废除所有这些不利于芬兰的条约,最终加入欧盟。
7、成为俄罗斯大公国:1809年,在俄瑞战争中,瑞典败给俄罗斯,芬兰因此成为俄罗斯帝国下的大公国。 独立与内战:1917年12月6日,芬兰宣布独立,随后在1918年经历了内战,布尔什维克势力被驱逐出芬兰。 共和国成立:内战结束后,芬兰共和国于1919年成立。
8、二战前期苏联占领芬兰部分领土,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芬兰宣布中立。而实际上,芬兰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共动员了五十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十六。苏联无视芬兰的中立宣言,空袭了赫尔辛基、土耳库等南方城市。于是,芬兰政府向苏联宣战。
9、随着德国的接连失利,芬兰越来越希望摆脱德国,结束战争。斯大林于1943年12月在德黑兰由于受到罗斯福和丘吉尔的压力,已经同意芬兰应该保持民族独立。44年9月,芬兰宣布退出战争。
10、年芬兰被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军队占领,瑞典与俄罗斯交战落败,此后芬兰就一直是俄罗斯帝国内的自治大公国,直到1917年。1917年12月6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后不久,芬兰宣布独立。1918年,芬兰经历了一次短暂但却刻骨铭心的内战。
11、十月革命后,苏联放弃了所有非法吞并的欧洲领土。因此,1917年12月,芬兰大公国宣布独立,成为芬兰共和国。同时,芬兰宣布自己是永久中立国。由于瑞典人对芬兰的占领和统治,瑞典文化在芬兰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于是就出现了上层社会的贵族讲的是瑞典语,普通人讲芬兰语。
二战时苏联那下了一场大雪的是什么战役
1、莫斯科保卫战 德军在加里宁沿克林、罗加切沃方向和图拉方向分别实施主要突击企图从北面和南面迂回莫斯科。11月底-12月初,德军付出了巨大损失的代价,前出到莫斯科运河。12月4日加里宁沦陷。12月5日莫斯科以南165公里的小镇图拉被局部包围。德军遇到苏军顽强抵抗。莫斯科附近的战斗变得越来越激烈。
2、而在二战中除了中国,还有一个国家也为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就是苏联。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200天就死亡了200万士兵,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人类绞肉机。有人做过这样一个统计,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一个普通士兵登上战场后的平均寿命仅仅为九分钟,即使是军官,也最多只能活三天。
3、以SimoHayha为首的芬兰狙击手组成了滑雪部队,他们大多是专业猎人,对于山林的地理环境非常熟悉,身穿跟雪一样白的白色伪装服,滑着雪橇在大雪封路的荒郊野外来去自如。在一片雪白的环境下,穿着笨笨的棕褐色制服、在雪地中辛苦跋涉的苏联红军士兵则是最明显不过的目标了。
4、最后,终于在1942年的4月,苏联完全将德军赶出莫斯科,莫斯科保卫战获得完美胜利。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是苏联从战争以来获得的第一个大战役的胜利,首都成功保卫使苏联人民信心大增。而后,苏联势如破竹,最终在1945年初完全将德国人赶出苏联领土,并在1945年5月占领德国首都柏林。
5、当战斗持续到2月2日时,保卢斯终于撑不住了选择了全军向苏军投降。随着保卢斯集团举手投降,指环行动胜利结束,历时160天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以苏军的胜利告终。
6、在苏联战场上第一场大雪降临了。在Kremenchug桥头堡的德军渡过了位于乌克兰的第聂伯河,正向北前进去增援包围基辅的德军部队。 19413 德国统帅部宣布只减少苏军战俘的食物配给量。 19414 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完全包围了在基辅的两个苏联集团军。 19415 列宁格勒围城战开始了。
7、个人认为,对于战争初期也就是“巴巴罗萨计划”来讲,是致命的。德军攻到莫斯科城下时已经白雪皑皑,而德军士兵却穿着秋装,坦克也没加上冬季机油,只能把攻势停顿了下来,导致整个计划的破产。但是对后来(尤其是至关重要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就不是的了。
8、芬兰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国家之一,其1/4领土都位于北极地带。冬季漫长而严寒,风大雪多,气温常在零下30~40度以下。苏芬战争正逢一年中昼间最短的季节,漫长的黑夜极大地限制了苏联红军航空兵优势的发挥。
9、斯大林格勒战役(俄语:Сталинградская битва,德语:Schlacht von Stalingrad)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对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而进行的战役,时间自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为止。
10、守卫阵地的苏军,顽强抵抗,其中有的师仅剩下不足1个团的实力, 仍没有丢失自己据守的地段。在伤亡数千名官兵的情况下,保卢斯被迫于次日停止了进攻。 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于在斯大林格勒发动全面反攻行动,以围歼该地域的德国重兵。反攻前,苏 军向斯大林格勒方向秘密调集了大量兵力。
11、此时苏联已经下定决心要通过战争让芬兰投降,于是制造了“曼尼拉事件”,声称芬兰在曼尼拉炮击苏军,造成苏军士兵死亡,要求芬兰政府道歉,并要求芬兰军队后撤20-25公里,遭到芬兰政府拒绝。苏联军队撕毁和平条约,于1939年11月30日进攻芬兰。苏芬战争爆发。苏芬战争中的狙击手苏芬战争是一场极其残酷的战争。
二战和解放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此次战争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推翻了中国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并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平(北京)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由中国国民党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则迁往台湾,至此形成台湾海峡两岸直至今日的长期分治及对立。
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极大灾难,其结果以美、英、苏、中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法西斯国家实行侵略扩张,争夺世界霸权所挑起的,经过多次局部战争逐渐演变而导致全面战争。
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极大灾难,其结果以美、英、苏、中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和平与进步而告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法西斯国家实行侵略扩张,争夺世界霸权所挑起的,经过多次局部战争逐渐演变而导致全面战争。
年1月至1945年9月,是大战的最后较量与结局阶段1944年,同盟国在欧、亚战场展开了全面战略进攻。在苏德战场,苏联连续发动大规模攻势战役,将战争推向东区和德国本土。在西欧战场,美英盟军登陆诺曼底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并迅速解放法国,进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威逼德国本土。
德国向波兰宣战,随后英法向德国宣战,二战爆发。3周后,德国攻陷波兰首都华沙,波兰沦陷。因希特勒战前与斯大林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因此苏联借口保护波兰,出兵占领了之前与德国商议好的属于苏联利益范围内的波兰领土。随后德国将波兰境内军队集结于西线,分为3个集团军群。
二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法西斯政权的迅速崛起。 法西斯政权的基本特征就是对内极权统治,对外侵略扩张、争霸世界。 德、意、日法西斯统治者为实现重新瓜分世界、扩大自己势力范围的企图,不惜发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大战。
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极大灾难,其结果以美、英、苏、中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和平与进步而告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法西斯国家实行侵略扩张,争夺世界霸权所挑起的,经过多次局部战争逐渐演变而导致全面战争。